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较为全面地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具有较为系统的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方法,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2.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真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既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又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师资及与教育有关的管理人员;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二、研究方向
1、教育经济研究。主要研究: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宏观教育投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教育财政、教育收益、民族地区教育财政的理论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与改革、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学生资助问题、学前教育财政体制、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等。
2、教育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质量与公平的监测与评估、教师专业发展、大学生学情研究、院校管理、教育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
3、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流动和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等。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指导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思想教育上,除了学好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活动。导师和任课教师都要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学期研究生都要进行思想政治及操行鉴定。
2、在总安排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教研室(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在指导方式上,发挥导师各自的专长和主导作用,讲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在教学组织上,强调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解惑、把关,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鼓励并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等。
5、研究生入校后,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导师组给每个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落实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
详细阅读附件:
-
上一条
-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