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早在1958年贵州财经学院建校之初就开设了财政学专业,开启了公共财政政策方面的研究;2001年在贵州省内率先设立了公共管理系,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2006年获批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审核新增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贵州省第四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公共管理作为支撑学科获批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大数据与公共服务)。在2017年全国第四论学科评估中获得C-等级。在专业学位建设方面,2018年3月获批社会工作(0352)专业硕士点(MSW),2020年3月获批公共管理(1252)专业硕士点(MPA)。2021年11月正式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获批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现设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5个研究方向。
三、师资队伍
本学科团队现有骨干成员113人,拥有博士学位85人,占比为75.22%。省管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112余项,1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有20余篇咨询建议报告获得省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共承担了各类社会服务项目246项,经费3950万元,初步形成了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人才政策与人才服务、大数据交通治理、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咨询等社会服务品牌。
四、硕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1.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
①行政管理硕士点。2006年获批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形成了两个稳定的研究领域特色:一是基于区域内的社群特色、民族传统等复杂社会的地方政府行政生态研究;二是区域内族群关系及村寨社会流动、宗族结构变化等过渡社会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三是融入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大数据与公共行政、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②社会保障硕士点。2011年获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一是基于国际养老保障改革和老年资本融合的视角,研究“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倒置问题;二是基于社会保障公平理论,研究“社会保障需求与资源供给能力”的倒置问题,集中探讨脱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养老保障问题和社会保障兜底的制度建设体系,构建了社会保障减贫机制的框架体系和老年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路径,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
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2011年获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致力于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业人才,紧密对接国家教育政策,形成了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和优势:一是探究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农村教育质量保障、现代学校治理、“双减”政策,从制度伦理、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形成教育政策的研究特色;二是着重于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低龄寄宿儿童等方面的研究,为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状况提供理论支持;三是着重探究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业成就。
④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2011年获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主要研究特色和优势:一是土地资产评估与价值提升政策研究。立足贵州优质耕地资源匮乏、喀斯特集中连片的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在贵州典型地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乡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土地价值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二是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与空间治理研究。紧扣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围绕耕地、宅基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耕地利用与保护、宅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三是山区土地生态治理研究。围绕喀斯特山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土地资源禀赋,着重探讨“双碳”背景下山区土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典型模式,以期提高土地生态适应能力。
⑤公共政策硕士点。2011年获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开始招生。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领域特色:一是基于公共政策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探索政策科学理论前沿问题,运用现代政策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二是将政策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政策思考,对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探索;三是通过不同国家公共政策的比较,从中提炼对当代中国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2.专业学位授权点
①社会工作硕士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开设于2003年,2016年获批为贵州省社工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贵州社会工作协会法人单位;2018年获批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生。专业研究方向明确,优势特色明显,现有3个特色培养方向,包括: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学校“儒魂商才”和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人才目标,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敬业精神。
②公共管理(MPA)硕士点。2020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授权点,2021年开始招生。以“立足地方,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要”办学定位,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学科建设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设有地方政府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智慧城市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6个研究方向。
五、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1.行政管理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政府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治理创新2个研究领域。
2.公共政策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中国公共政策研究2个研究领域。
3.社会保障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保障研究2个研究领域。
4.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经济与政策、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治理2个研究领域。
(2025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