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霍晓丽 图文供稿)
一、专业介绍
贵州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于2002年获批成立,2003年招收本科生。2018年获批硕士点,2019年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专业获批“贵州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贵州社会工作协会法人单位、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列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项目”基地,2018年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被贵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学术先锋号”,2022年获批为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图1 社工荣誉墙
社会工作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支持关怀下,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经管育人特色,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胸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心智、良好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富于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能胜任民政、司法、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教育机构、社区、企业及工青联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等研究与实务工作。
二、核心课程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体验等模块。核心课程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社区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等,分布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模块中。学科专业体验模块有初级体验、中级体验和高级体验三个部分,在社会调查和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各环节完成。
其中,《社会工作实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贵州省级“金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社会管理》获批贵州省级“金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图2 国家一流课程证书
三、专业师资力量
社会工作专业拥有一支优势师资团队。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占比达78.6%;博士12人,占比达85.7%。博导1人、硕导11人。聘请福利机构、社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担任行业导师14人。有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1人、助理社会工作师2人

图3 中级社会工作师证
四、建设成果
(一)教学科研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经费100余万元。在《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余项,全国行业类奖项10余项。
(二)社会服务
一是以专业实践基地为平台,服务社区。与金沙县委社会工作部以“校地联建 共绘社会服务新篇章”为主题,在入户调研和实务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与花溪区十字街社区、学士社区和贵安新区智汇社区开展专业实习,以“嵌入社区、服务居民”为导向,在社工实务中深化对社区工作的认知。


图4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服务
二是践行国家战略,助力乡村组织振兴。专业教师担任台江县施洞镇白枝坪村第一书记,带领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乡村组织振兴新路径。
(三)人才培养
改革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范式。教师积极申报、主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专业构建本科生导师团队。每名专业教师负责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每月线下指导至少1次,带领学生科研训练、专业实践、参与专业竞赛。

图5 课程教学改革

图6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
近5年来,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上升,平均升学率超15%,获奖和科研成果较多。学生先后获得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颁发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获得省级奖项13项。
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背景下,根据新时期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方面的发展需求,依托现有专任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基地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专业人才。
一审|涂静美
二审|张月娥
三审|廖承红
- 
            上一条
 -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