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课程巡礼】省一流课程 ——精品通识课程群
2025年10月30日 18:18

本网讯:(范平花 图文报道)

一、课程简介

为支撑我校“儒魂商才”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精品通识课程群构建了“综合素养、通用能力、成长基础、创新创业”四大课程体系。通过“引进+自建”模式,建成近300门课程的优质资源库,并创新采用“点面结合”策略,打造了以名师为代表、荣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的品牌课程群。同时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分认定,并率先在大学城实现校际课程共享,惠及万余名学生。本课程群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成果。

二、课程负责人简介

29129a5fa8c534bfcb729d727ce85062

范平花,教授,近5年来主要承担《教育哲学》《教育领导学》《德育原理》等本科生课程。

三、课程特色

特色一:体系化设计,精准对接培养目标

打破通识课程“大杂烩”的传统模式,围绕我校“儒魂商才”人才培养核心目标,首创性地构建了“综合素养、通用能力、成长基础、创新创业”四大课程体系。每一类课程群都有明确的育人指向,确保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而行,形成育人合力。

特色二:双轨并进,打造优质资源库

采取“引进优质资源”与“自建特色课程”双轨并行的建设路径。一方面,引进334门国内外优质课程,快速丰富资源;另一方面,立足校本特色,自建了《世界文明史》等24门精品课程,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兼具广度与深度的通识课程资源库。

特色三:点面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采用“点面结合”的建设模式。以四大课程体系为“面”,以何旭、刘

岩岩和思鹏等名师课程团队为“点”,打造“火车头”式的示范课程。通过标杆课程的引领,带动整个课程群的教学质量提升,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生态。

特色四:多元融合,拓展育人新空间

实现“四个融合”:一是线上与线下融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将学习延伸至学习型俱乐部;三是校内与校外融合,通过大学城课程互选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理论与实践融合,将课程教学与社会经济仿真实验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全面拓展了通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四、课程应用情况

精品通识课程群已全面融入我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用广泛且成效显著,形成了多层次、广辐射的应用格局。

1.校内应用普及化

在校内,课程群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全面开放,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培养方案,自主选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灵活获取学分。同时,课程深度融入第二课堂,与近30个学习型俱乐部紧密结合,形成了“课上+课下”的联动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增强了学习体验。

2.校际共享常态化

在校外辐射方面,我校率先打破校际壁垒,将14门优质自建课程推至省级互选平台,供花溪大学城及省内高校学生选修,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区域共享,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3.实践融合深度化

课程应用不止于理论课堂。如何旭课程团队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与我校“社会经济综合仿真综合实验”等核心实践环节无缝对接,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实践,有效支撑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审|涂静美

二审|张月娥

三审|廖承红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校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 邮编:550025